“为什么偏偏是我?”
这几乎是每一个被确诊为癌症的患者,首先会提出的问题。当癌症出现在人生中的第一秒,跌入深渊的不幸感将笼罩在之后的每分每秒。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患癌症的可能。
狡猾的癌症很难被早期察觉,『一发现就是晚期』的案例在你我身边屡见不鲜。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一例通过早期筛查成功预防结直肠癌的案例。
「本期案例故事和视频由诺辉健康提供」
59岁的赵长栋,年轻时在部队当兵的经历,让他拥有看上去还算结实的身体,退休之后与老伴儿过着安逸的晚年生活。
烟酒不沾、生活规律的他,近来却发现自己身体细微的变化。食欲不好导致吃的变少了,排便也变得不规律,有时3-4天才有一次排便。
这些身体信号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赵长栋第一次使用了常卫清。检验的结果让他心头一紧:阳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原来,看似并无大碍的“症状”,都是潜藏在身体中的疾病危机。
医院进一步的肠镜检查,最终确诊为大肠腺瘤,属于癌前病变。
看着屏幕上4个红枣大小的息肉,赵长栋无法想象,癌细胞的种子正在他的体内悄无声息的成长,而他却全然不知。
手术之后的赵长栋,脸上恢复了昔日的笑容。连他的主治医生都不禁感叹,多亏发现得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像赵长栋一样幸运。
国家癌症中心年1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年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死亡约.8万人。也就是: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亿。
「结直肠癌」
我国第三大高发癌症
结直肠癌是我国仅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大高发癌症,根据年《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新发病例42.92万人,死亡病例28.14万人。
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年龄在40-74岁之间或具有以下因素之一:
膳食习惯不良者(长期脂肪餐或红肉摄入)。
有结直肠癌肿瘤家族史者。
患慢性结肠炎者。
患结肠息肉者。
便潜血阳性者。
结直肠癌建议筛查年龄
美国癌症协会认为,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降低结肠直肠癌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
美国癌症协会认为,对于平均风险的人群,建议结肠直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
中国还要更早一些,年10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发布《中国结直肠癌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建议40-74岁人群需要定期筛查。
结直肠癌筛查方式
肛门直肠指检
在中国约75%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而其中又有2/3发生在低位直肠,是可以通过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方式发现,这就是肛门指检。
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
粪便隐血是大肠癌筛查的第一站,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筛查方法。
噗噗管是一种粪便隐血检测装置,可一次性完成采便和隐血检测,集粪便样品定量采集、溶解、滤过、免疫试纸条检测等功能于一身,因为无痛苦非侵入,非常适合40-74岁之间无症状的风险人群,可排除70%罹患肠癌的风险。
结直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作为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建议50岁以上人群定期做肠镜检查,如果检查出来没问题,每隔5年做一次肠镜。
粪便多靶点DNA检测
粪便多靶点DNA检测是一种可以在家里进行的肠癌筛查。这项检测在粪便样本中寻找肠上皮癌变或癌前病变脱落细胞DNA片段。
「常卫清」
足不出户在家筛查结直肠癌风险
还记得文章开篇赵长栋的故事吗?因为使用了常卫清,他有效的筛查出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
常卫清是一种全新的无创、无痛、无侵入性的一种居家基因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分析粪便DNA,可检测出一厘米的进展期腺瘤。
爱康集团引入的基于分子诊断的肠癌检测项目——常卫清,筛查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是万分之六,比全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高出一倍,不仅如此,癌前病变检出率更是达到了万分之七十四。创新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早、更有效地发现疾病隐患
爱康引入的常卫清能够有效筛查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
无需指检,免受肠镜痛苦,居家操作,方便省心。通过分析粪便中的遗传物质(粪便DNA),常卫清可以检测出直径1厘米以上进展期腺瘤和肠癌病灶,及时发现早期肠癌基因病变,为肠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一个简便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实,癌症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
它可能是突然被发现的,但并不是突然发生的。
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每个人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样你才会有一个早期治疗的机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fz/3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