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6日凌晨在吉隆坡确认,7月29日在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来自年3月8日失联的马航MH航班。
纳吉布在6日凌晨2点召开的临时记者会上表示,国际专家小组已经有足够的物证,证明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来自马航MH航班。
他说,自MH失联之后的天,共有26个国家参与救援和搜索,国际救援力量在南中国海到印度洋的广阔范围内进行了迄今为止航空史上最大范围的救援和搜索。
纳吉布表示,希望藉此消息给机上名遇难者家属一个确定的答复。他代表马来西亚政府承诺,会竭尽全力揭开MH失联真相。
当地时间年7月29日,印度洋的法属留尼汪岛居民在海滩上发现一块飞机残骸和破损严重的行李箱。这块残骸长2米多,写着编号BB。有目击者称,“残骸上到处都是贝壳,感觉在水里泡了很久。”
马来西亚官员随后证实,从编号可以断定,该残骸为波音机翼后缘“襟副翼”。而马航MH正是波音型。
为了调查残骸是否来自MH客机,8月1日,法国航空飞机把残骸从留尼汪岛运至巴黎。在当地警卫的护送下,残骸被送往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附近的国防部实验室。
△清洁工人详细讲述发现疑似马航MH残骸经过
法国和马来西亚的技术专家联手参与残骸分析工作,他们首先查验残骸上的编号,然后尝试通过残骸的变形程度和状态来推断失事原因。
“一旦此次发现的残骸被最终确认来自马航MH航班,将首次有实物证明这架失踪一年多的飞机已经坠海”,美国专家指出。
MH被认为“终结”于南印度洋海域。留尼汪岛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距离此前搜寻MH航班的澳大利亚西海岸四千多公里。距离如此之远,残骸是如何抵达的呢?
“印度洋的两大主要洋流可能是残骸漂到留尼汪岛的原因”,海洋学专家称,可以收集从坠机当日到现在的洋流卫星资料,以卫星图像为基础进行模拟,最终判定残骸从哪里来,并界定出可能的坠机区域。
澳大利亚副总理特拉斯此前表示,如果残骸确实来自MH,那么这与调查人员之前对飞机在南印度洋终结的分析和模型构建结论一致。
“如果得到确认,说明客机确实在南半球坠毁,现有的海底搜寻方案不会改变。”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局长多兰表示。
去年6月,澳方划定了MH的新搜索区域。距离西澳大利亚海岸约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仍在根据卫星与飞机“握手”信息而确定的第七条弧线上。
如今,各国的搜寻工作还在继续,围绕航班失事的各种疑问仍有待解开。
确定MH已经失事
本次襟副翼残骸的归属确定,系客机坠毁的第一个明确证据,否定了“遭遇恐怖分子劫持以后降落到地面”等传闻。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局长马丁多兰就表示,确定残骸属于MH客机,首先可以排除有关MH在北半球某地消失的理论。
可通过建模推测失事原因
如襟副翼被证实来自MH客机,法国实验室将使用更为复杂的工具以便调查坠机原因,比如分析残骸的受损情况是由于客机空中解体、还是整机坠入海洋。而观察这片残骸上是否有烧焦的痕迹,或许也可确认马航班机是否在空中爆炸过。
调查人员曾经推测说,航班失事前可能突发故障,导致驾驶员没有办法操纵飞机,使飞机持续维持在自动飞行状态,直到最后燃料耗尽后,以滑行的方式坠入大海当中。
证明飞机或曾经历“僵尸飞行”
波音公司飞机专家此前指出,一旦确定残骸属于失事班机,那么MH客机可能是经过“僵尸飞行”后自行坠海。
因为从襟副翼的完整状况来看,航班失事的时候并不是机头朝下、垂直坠入海中的,否则经过猛烈撞击,襟副翼应该已经完全被摧毁,飞机有可能是以滑行的方式坠入海中。
藤壶成重要线索或助力破解马航之谜
澳大利亚生态学家此前根据照片认定,这片飞机残骸上附着的甲壳类是鹅颈藤壶或有柄藤壶。
藤壶是一种有石灰质外壳的动物,它会分泌一种黏合力极强的胶质,即便风吹浪打也冲刷不掉。任何漂浮在海上的碎片都会被藤壶所附着。
专家称,藤壶外壳可以透露出其形成的水生条件,可能大致确定残骸在水中漂流的时间。根据残骸上藤壶的种类,甚至有可能确定残骸来自哪片海域。
生态学家还可以通过研究这些藤壶是在襟副翼表面还是附在了襟副翼两侧,判断出残骸是漂在海面上,还是原本沉于海底。
不过专家也指出,尽管这种技术或可帮助将MH的搜索范围缩小范围,但不太可能确定一个准确的位置。
19楼整合自新华网、中国新闻网
今天,距离MH失联已有天。希望能尽早查清真相,给家属们一个交代!
热门消息推荐
1.文二路上有个70多岁的骗子我爱人被他骗得入了迷!
2.家长注意!5岁女童吹空调面瘫嘴歪眼睛闭不上
3.烈日下,杭州还有这群人在坚守岗位向他们致敬
回复查看具体详情
回复全民疯狂捉小妖,送流量
↓↓↓猛戳阅读原文看更多最新新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fz/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