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留尼汪 >> 留尼汪经济 >> 正文 >> 正文

飞机或曾经历僵尸飞行全世界5

来源:留尼汪 时间:2021/4/21
程少为简介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703.html

8月6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出席新闻发布会。

媒体解析马航MH残骸如何漂流到留尼汪岛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6日凌晨在吉隆坡确认,7月29日在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来自年3月8日失联的马航MH航班。

纳吉布在6日凌晨2点召开的临时记者会上表示,国际专家小组已经有足够的物证,证明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来自马航MH航班。

他说,自MH失联之后的天,共有26个国家参与救援和搜索,国际救援力量在南中国海到印度洋的广阔范围内进行了迄今为止航空史上最大范围的救援和搜索。

纳吉布表示,希望藉此消息给机上名遇难者家属一个确定的答复。他代表马来西亚政府承诺,会竭尽全力揭开MH失联真相。

图集

当地时间年7月29日,印度洋的法属留尼汪岛居民在海滩上发现一块飞机残骸和破损严重的行李箱。这块残骸长2米多,写着编号BB。有目击者称,“残骸上到处都是贝壳,感觉在水里泡了很久。”马来西亚官员随后证实,从编号可以断定,该残骸为波音机翼后缘“襟副翼”。而马航MH正是波音型。

为了调查残骸是否来自MH客机,8月1日,法国航空飞机把残骸从留尼汪岛运至巴黎。在当地警卫的护送下,残骸被送往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附近的国防部实验室。

法国和马来西亚的技术专家联手参与残骸分析工作,他们首先查验残骸上的编号,然后尝试通过残骸的变形程度和状态来推断失事原因。

残骸漂流模拟图

“一旦此次发现的残骸被最终确认来自马航MH航班,将首次有实物证明这架失踪一年多的飞机已经坠海”,美国专家指出。

MH被认为“终结”于南印度洋海域。留尼汪岛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距离此前搜寻MH航班的澳大利亚西海岸四千多公里。距离如此之远,残骸是如何抵达的呢?

“印度洋的两大主要洋流可能是残骸漂到留尼汪岛的原因”,海洋学专家称,可以收集从坠机当日到现在的洋流卫星资料,以卫星图像为基础进行模拟,最终判定残骸从哪里来,并界定出可能的坠机区域。

澳大利亚副总理特拉斯此前表示,如果残骸确实来自MH,那么这与调查人员之前对飞机在南印度洋终结的分析和模型构建结论一致。

“如果得到确认,说明客机确实在南半球坠毁,现有的海底搜寻方案不会改变。”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局长多兰表示。

去年6月,澳方划定了MH的新搜索区域。距离西澳大利亚海岸约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仍在根据卫星与飞机“握手”信息而确定的第七条弧线上。

如今,各国的搜寻工作还在继续,围绕航班失事的各种疑问仍有待解开。

图集海底搜寻马航坠机

MH客机事件重要节点

年3月8日凌晨,MH客机从雷达上消失。年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客机“终结”于南印度洋海域。

年4月,多国展开联合搜寻、打捞工作。

年5月1日,马来西亚交通部发布MH失联客机事故的初步调查报告,但报告并未提及具体失联原因和调查进展。搜救团队认为,MH的坠落范围处于南印度洋一片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年10月10日,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发布的关于马航MH的中期报告确认,MH航班可能因为燃油耗尽在印度洋上方低速盘旋后最终坠入海面。

年12月17日,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ATSB)发布了MH搜寻任务的更新消息,称执行水深测量的“辉固赤道”号计划于当天完成任务,离开搜索区域。截至目前,澳大利亚交通安全管理局已经完成1.8万平方公里的海下搜索,相当于总工作量的30%,却毫无收获。而对目前搜索区域的水下搜索,预计将在年5月完成。

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宣布,马航MH航班失事,并推定机上所有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已遇难。

图集

马航遇难家属纪念

哪里找?

搜索区域仍难以缩小

既然首批残骸如一个襟翼;还有一些未能确认是否来自这趟航班的矿泉水瓶、行李箱,都是在法属留尼汪岛被发现的,人们第一时间肯定会在岛的附近海域大行搜索。

事实上,仅凭一块残骸,仍难以解开MH失事之谜,考虑到洋流运动的复杂性和时间因素,反向定位飞机失事海域的难度很大,其误差大于通过分析卫星信号确定搜索区域。

既然客机残骸随印度洋洋流漂流,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洋流走向和漂流时间,反向定位客机可能的失事地点?对此,普遍观点认为,存在很大难度。

澳大利亚航空安全专家杰夫戴尔表示,找到碎片并不意味着可以缩小搜索范围。“它证明了我们找对海洋了,但并不能证明找对地点,我不认为这有助于缩小搜寻范围。

海洋洋流学家埃里克蜠幥比勒说,“海洋的运行就像一台庞大的弹球机”,飞机残骸“可能散布在一个巨大的区域”。

找什么?

飞机上的两个黑匣子最重要

事实上,除了找机身,MH上的两个黑匣子的地位,也举足轻重。可以说,不找到这两个黑匣子并成功解析其中所含内容,MH失踪之谜将无法解开。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航空界一直在用黑匣子,它通常由“语音记录器”、“数据记录器”两部分构成。人们将其设计成能经受爆炸解体、剧烈燃烧、入水浸泡等破坏的坚固体。但非常情况下,有的“语音记录器”也会故障,通话缺失;有的“数据记录器”因浸泡过久,部分数据无法恢复。黑匣子能说啥?这两个机载装置对专业调查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它们能记录机舱声音与飞机关键数据,能向调查员直接或间接展示一场空难发生前后的情况,推测出机上人员、飞机状态的变化。

根据马航公布的MH调查中期报告,MH未能及时更换飞行数据记录仪水下信标电池。该电池有效期至年6月,事发时处在工作状态。不过,当年飞机失联后的一个月左右,据称黑匣子电量已耗尽。

去年4月5日和8日,澳军舰“海盾”号四次探测到疑似MH黑匣子所发出的水下脉冲信号,但后来当局越发怀疑这些脉冲信号来自一台人造设备。此后,再也没有在搜索海域探测到疑似脉冲信号的消息了。

MH黑匣子目前状态难明,如果匣中基板、芯片等基础部件受损,破解会遇到很大困难。

调查人员可能通过清洗、真空干燥、数据下载、修复读取等步骤来解读黑匣子信息,如果顺利,最短或需数周。

专家分析

可否根据洋流反向定位?

曾成功找到法航失事客机残骸的美国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负责人戴维·加洛对媒体说,这片马航残骸不会减小马航MH的搜寻范围,凭借一片残骸反向追溯定位坠机地点并不现实。“洋流不是一条平稳的传送带或者餐桌转盘,它的情况非常复杂,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季风、台风等。”他说。

加洛警告说,如果简单根据洋流模型得出的数据搜寻MH,可能会将搜寻带歪方向。年搜寻法航失事客机时,“我们曾在海面上发现了大量残骸,反向追溯定位的洋流模型方案是完全错误的,我们一无所获,而当时残骸在水中只有几周时间”。

坐飞机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最安全、最高效的出行方式,但接连发生的空难不停地触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究竟飞机上哪个座位生存率最高?发生危险时又该如何自救?↓↓↓

最后小编发现留尼旺岛的英文名称是“Reunion”,而“reunion”的中文含义是“重聚,重逢”,或许他们只是想家了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jj/3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