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留尼汪 >> 留尼汪旅游 >> 正文 >> 正文

解析梵高名作割耳后的自画像背后的故事

来源:留尼汪 时间:2023/1/21

一个天才艺术家的自我救赎,可世人却都认为他疯了!

梵高名作《割耳后的自画像》

01节日感伤

那年隆冬时期的圣诞前几日,梵高感觉到周遭的节日氛围,显得异常浓重。

不知是因为受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人的观念影响,还是因为当遭遇这个世界的所有背叛时,梵高是那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或许,是因为本该下场大雪的,一场大雪做背景,以庆祝隆重的圣诞节,才会让人觉得更加相宜。

结果,本该下雪的时节,却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直到圣诞节的前两天,大雨依然滂沱。

阴冷的大雨,使梵高更加烦躁,更加郁闷,更加颓丧。

如果那个冬天没有连绵的大雨,而是连绵的大雪的话,一切也许就都会如想象和期待中的样子———

没有背叛,没有别离,没有发狂,一切都会那么美好。

如果那个冬天没有下雨,或许梵高就不会受刺激过度,不会精神失常,他也就不会割自己的耳朵了。

如果,那个冬天,没有下雨,该多好!

可是,那个冬天,却没有下雪。

所以,梵高的所有愿望,都落空了。

一个人若对情义看得过重的话,难免就为其所伤;一个人若对别人看得过重的话,也难免就会为人所伤。

而梵高,就是这样的人。

梵高认为情义,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之间的情义,就该像宗教信仰一样———

神圣,永恒,忠诚,不该背叛。

所以,梵高满腔热忱对待情义。

可是,过,有时候,远远不如不及。

由于梵高太过分投入,热情过度。

结果,梵高从来没能得到期待中情义的相应回报———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们。

02家人遗弃

梵高所在的那个小镇阿尔的人认为,圣诞节就是全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共享欢庆的日子。

谁都不会在那样的欢乐氛围里,远离家人,独自一人过节,除了那些被家庭抛弃的孤魂野鬼!

恰巧,梵高向来把家庭看得很重,他向来把圣诞节看得很重,他向来把圣诞节日里的家人团聚看得很重。

可是,梵高早已被他的大家庭排除在外了,他早就被家人孤立出去了,他一个人不知道在外度过了多少个孤寂冷清的圣诞节。

梵高在家人间是最不受欢迎的人,家人们在很早以前就把他拒之门外,只有弟弟提奥一直相信他,支持着他。

梵高一直想念着家人,一直用自己的办法一次次试图重新融入家人的团体。

但不幸的是,梵高都失败了。

全家人每年都能愉快的相聚,全家人平时都密切地保持着通信联系。

梵高多么热切地想加入她们,可是他的妈妈,和其他弟弟妹妹们,都不欢迎他。

圣诞节又要来了。

梵高疯狂地想念着远在祖国荷兰、远在家乡的母亲、弟弟妹妹们,想和她们见面,想和她们好好聊聊家常,和她们相聚在暖融融的圣诞火炉旁。

可是,母亲从不给梵高写信,梵高写出的家信都泥牛入海,毫无音讯。

梵高一直有个心愿,想给全家人分别都画一幅肖像画,以达到他和家人团聚的结果。

但是,梵高见不到她们。

梵高只好给妹妹写信,先后要了母亲和已经去世的父亲的照片。

这样,梵高就能照着相片给父母画肖像画,他就能好好看看自己的父母,他就能把它们挂在自己的卧室墙上,他就能实现父母陪梵高一起过圣诞的心愿了!

甚至,梵高特意在圣诞节几天里,为鲁林夫人和她的婴儿画肖像,只是为了能让自己看到母子亲密的画面,以抚慰他那零落不堪的思乡愁绪和期盼!

多么心酸!

最后,梵高唯一的期待,就是弟弟提奥了。

在这个圣诞节前,梵高想着假期间,弟弟能从巴黎来阿尔陪梵高一起过节。

梵高提前并多次邀请弟弟过来,弟弟却都拒绝了他。

梵高清楚地知道,最近两个月以来,他最亲爱的弟弟和他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

弟弟与梵高的通信数量减少,信上的内容也大为减少,而且言语措辞,也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

梵高不知道为什么?

梵高担心,梵高害怕。

梵高担心害怕,他会失去了那个唯一相信、唯一支持他的弟弟。

梵高怕弟弟对他和他的艺术作品都失望、失去信心、失去支持。

梵高怕弟弟把对他的支持,全都转移到他的同居室友高更身上。

梵高怕弟弟已经认定,他失败了,他的作品失败,他这个人也失败了。

梵高怕弟弟从此背叛了他,像其他的家人一样,从此彻底地完全地遗弃了他。

更加不幸的是,圣诞节前两天的12月23日,梵高收到弟弟求婚成功的信息。

梵高认为,弟弟刻意向他隐瞒与女友交往一事,是对他无情的遗弃和背叛。

想到马上就要步入婚姻的弟弟,想到即将要和心爱的女人组建家庭的弟弟将会真正彻底地遗弃他,想到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支持他的亲人也终将失去……

梵高久久坐在画布前面,眼神呆滞,一片茫然。

梵高转过头,看向窗外,大雨好像也在无情地嘲笑着他的失败。

大雨,滂沱不止。

梵高在阿尔的寓所画

03朋友远别

自年10月23日早晨,高更敲响梵高在阿尔黄房子门的一刻起,梵高们两个同居共处,共同生活,共同作画,已经整整两个月了。

两个月间,梵高们两个有平静地相处,平静地生活,平静地一起远游,平静地一起作画的时候。

但更多的,梵高们两个总是在争吵,不停地争吵,无休无止地争吵。

梵高喜欢高更,甚至还有点崇拜高更,他也很喜欢和高更住在一起,哪怕在他们发生最激烈争吵的时候,他还是热切地希望能永远和高更住在他的黄房子里。

因为,梵高太孤独了。

梵高一直都知道,从高更和梵高一起住的没多久,高更的心就已经早早离开了梵高。

高更不属于阿尔,当然更不属于梵高。

高更觉得自己在阿尔没有艺术创作的灵感,高更想回到梵高去阿尔之前所在的布列塔尼,高更还有想过直接远去热带的马提尼克寻找属于梵高的艺术灵感和风格。

高更一直以来都在准备着离开,离开阿尔,离开梵高,只是因为高更一直没有足够的费用来实现计划。

这些,梵高一直都知道,可是,他都假装不知道。

梵高怕面对高更的离开,他也怕他已经知道高更随时都有可能离开的事实。

所以,梵高努力使自己相信没有这回事,相信高更不会离开他,更是假装高更根本没有离开的念头。

梵高选择自欺欺人。

一直以来,梵高万般用心交际的朋友,一个一个远离,不再与他保持联系,之前的拉帕德,而后的贝尔纳,现在即将面临的高更。

梵高就像一只刺猬,他喜欢跟朋友们近距离接触,保持密切联系,可是一旦他与朋友们的距离拉近,他身上的刺总是不经意地刺伤对方。

而后,梵高又会觉得自己更加受伤。

梵高有激情,有想法,又容易情绪高涨,与朋友们一起相处的时候,他总喜欢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对方身上,如果遭到对方的拒绝与反驳,梵高就像一头发怒的公牛,随时准备跟对方来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梵高有时候也知道那样并不好,可是他控制不住自己,他做不到无动于衷,就像他现在跟高更相处的两个月里,他总是忍不住批评并干涉高更作画,无论是高更的作画方式、风格,还是高更的作画理念。

梵高忘了高更和他一样,也是一个有着自己想法和主张的狂热艺术家。

梵高也忘了高更比他的资格更老,艺术之路延伸得更广更远。

梵高更是忘了在他面前,高更是个早已成名、比他更为成功的艺术家。

即便是在阿尔,即便是在和梵高一同居住的时日里,高更的作品不断地通过梵高的弟弟在巴黎得以销售。

而梵高,则一直无人问津,他和他的作品都是。

甚至,连梵高的弟弟提奥的注意力和艺术支持力度,也逐渐在从他身上转移到高更那里。

面对高更的成功,梵高显得更为失败。

看到高更和梵高的弟弟频繁通信,看到高更不时地把作品往巴黎寄送,看到高更和梵高的弟弟的关系日益紧密,看到高更受到作品的销售金额日渐增多,想到高更随时背叛并离开自己,他信心崩溃。

绝望之下,梵高一边写信给弟弟要求把他的画作退回,并表示一年之内不再给弟弟寄送作品。

梵高一边安抚高更,认为高更的成功是因其和他一起住在阿尔所获得的神奇力量,并恳请和强力挽留高更不要离开阿尔,不要离开他。

可是,面对梵高基本上每天都有的激烈争吵,梵高经常性的情绪失控,以及梵高经常性的反常行为,无论是失眠下的四处游荡,还是时而狂躁而是沉郁的怪异情绪,高更早已忍无可忍。

直到那一天,圣诞节前两天,12月23日。

梵高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那天傍晚,梵高正一个人一直沉浸在获知弟弟提奥求婚成功的信息后,即将无情地背叛和遗弃他的无措茫然而又无可奈何的即将崩溃的情绪中时,他听见高更离开房间,走进阴冷的大雨中。

梵高立即冲出去,冲入雨里,追上高更。

在得到高更明确表示离开的话语后,梵高一句话也没再说,或许他已经不知道应该再说些什么。

梵高沉默离开,一个人去找一个廉价的能喝酒的地方,借酒浇愁。

高更走了,梵高的好朋友又一次弃他而去。

梵高失败了,他的家人遗弃了他,他的弟弟放弃了他,他的朋友背叛了他。

在这个法国南部小镇阿尔浓重的圣诞节氛围里,整个世界都在欢庆团圆,只有梵高是一个孤家寡人。

梵高的画作

04极端救赎

同一天里,接连面对弟弟和朋友的遗弃与背叛,梵高对艺术的信念被动摇,对生活的热情被浇熄,对未来的梦想被破碎。

梵高想借酒浇愁,梵高想大醉一场。

可是,梵高是一个穷光蛋,他身上的钱又不能使他痛痛快快买一场宿醉。

不知道梵高喝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他喝了多少,更不知道他醉到什么程度。

最终,梵高带着些许的清醒意识,拖着自己沉重的双腿,回到了住所黄房子。

面对着好朋友高更离去后的空荡荡的房间,梵高开始自责,内疚,都是自己的错,谁亲近他,跟他相处一起,他都会给对方带来彻底的伤害,是自己逼得家人、弟弟和好朋友们一个个地远离他。

梵高自责自己一事无成,自责自己一无是处。

于是,梵高又想到了惩罚自己,只有惩罚自己才能换来他内心的平静,才能淡化他心中的内疚感。

以前,梵高曾经无数次地通过自己的方式惩罚自己,到最差的环境中生活、绝食、睡冷冰冰的地板、把自己关在房间、用棍棒抽打自己等等。

然而这一次,梵高觉得那些惩罚方式都不行,惩罚程度都不够,他需要更加严厉、更加深刻地惩罚自己。

曾经,无论面临怎样的境地,梵高至少拥有着弟弟提奥的鼓励与支持。

而现在,只剩下梵高自己了,再也没有人帮鼓励他、支持他、帮助他。

如果能通过更加严厉的惩罚方式,更加深刻的惩罚程度,能淡化自责、内疚感,能使自己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能使弟弟继续和自己保持一致,能使离开自己的好朋友高更重新回头,能使自己的希望最终得到救赎,那该多好!

梵高想到自己以前的惩罚,再想到他曾热忱的宗教里的惩罚,又想到他所热衷的文学作品中的虚构描述的惩罚,直到他终于想到了他喜欢的作家左拉的作品中有关于割耳朵的极端惩罚方式!

梵高疯狂地冲向卫生间,疯狂地拿起剃刀,然后一只手抓住右耳,另一只手疯狂地挥刀割了下去。

梵高名作《割耳后的自画像》

右耳下半部分几乎都被割掉,巨大的疼痛感与喷射的鲜血使梵高从酒醉中一下子完全清醒过来。

梵高先是用毛巾捂住伤口,然后自己对残耳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处理。等一切完成后,他清洗了割下来的右耳下部分耳垂,并小心地用报纸包起来。

看着包好的自我惩罚“成果”,梵高想到一定要把它拿去,亲手交给高更,让高更看看梵高对他的真挚情谊,和梵高对他的真心诚意,以及梵高为了挽留对方而付出的惨重代价。

这样,高更就能原谅梵高,就能回心转意,就能和他继续同住下去了吧。

梵高想到自己通过极端救赎换来的美好结局,想到在离开阿尔前,高更可能会先去找那个最喜欢的妓女。

于是,梵高重又冲入雨里,到那家妓院,因为门卫没有让他进去,梵高就委托门卫帮他把那个包有右耳下部分耳垂的包裹交给高更。

等梵高再次回到住所黄房子,疼痛中,他带着美好的期待沉沉睡去。

窗外,大雨依然在下,不知道梵高睡前是否想过,为什么这个圣诞节一直下雨,没有下场大雪呢?他的梦里会下吗?

第二天,一觉醒来,迎接梵高醒来的是回心转意、不再离开的好朋友高更吗?

可是第二天,梵高还能一觉醒来吗?

梵高这种极端的救赎方式,他这种疯狂的割自己耳朵的自我惩罚,他割耳后的种种疯狂的举动,仿佛一切一切都证明了他的精神失常,都证明了他的“疯病”。

但是,梵高真的疯了吗?

有人认为梵高的割耳行为是精神病人疯病发作下的无自主意识行为。

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是清醒状态、至少也是半清醒状态下的有意识行为。

还有人认为,割耳行为只是一个热衷并对宗教精神虔诚的艺术家的一个宗教行为。

到底哪一种说法合理?哪一种说法符合梵高当时的心境?

谁知道?谁又能确定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ly/34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