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当地时间8月6日宣布,7月29日在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经鉴定属于马航MH航班客机。 天来,国际社会已经为了寻找这架飞机和它上面的多人,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大范围空中搜寻,憾而无果 最早关于MH搜救的消息出现在年3月8日当天晚上8点(北京时间,以下均同)。据越南“年轻人在线”消息,一架参与搜救工作的越南飞机在马航客机疑似失联的海域范围内,发现一条长约20公里的油迹带。但后来这被证明与MH无关。 3月9日,中国海军导弹驱逐舰海口舰、两栖船坞登陆舰昆仑山舰分别从三亚、湛江军港起航,向马航搜救海域方向前行;此前,海军已经紧急派出正在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的导弹护卫舰绵阳舰、两栖登陆舰井冈山舰前往搜救。 3月11日,中国空军派出1架图-电子侦察机、1架运-8运输机前往三亚凤凰机场开展搜寻工作,越南方面也允许中国飞机进入越南领空搜寻马航失联飞机。 MH失联后,由于相关信息不断变化,多国联合搜救行动先后在南海、马六甲海峡及有关陆地展开。3月中旬以后,搜寻工作重点转至南印度洋。 3月14日,路透社引用消息人士的话透露,客机失联后不到一小时,一个疑似失联客机的飞行目标在马来半岛西侧先后通过两个导航点,最后“故意”向印度洋方向飞去。 3月15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表示,他们运用多普勒效应理论分析了MH航班向卫星发出的7次“握手”信号,“猜”出飞机落入南印度洋。 3月20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宣布,澳方发现两个物体,位置与马方公布的南部“走廊”一致。澳方随即启动搜寻,并开始领导多国在南印度洋的搜索任务,包括空中、海面和海底搜索。 3月22日,中国空军两架伊尔-76飞机不远万里飞抵澳大利亚珀斯皮尔斯空军基地,与多国空军共同搜寻MH。 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该客机“终结”于南印度洋海域。对此,中方要求马方进一步提供得出上述结论的所有信息和证据。美方也表示目前不能对此予以“独立的证实”。 3月25日12时,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大卫·约翰逊在珀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基地召开发布会。他表示,截至目前,尚未发现和确认任何与客机有关的残骸。 历经50多天高强度搜索,始终未能发现任何与MH客机有关的物体,4月28日,负责协调指挥搜寻工作的澳大利亚方面宣布,搜寻工作将缩减空中和水面的搜寻规模,把搜寻重点放到水下。各国空军搜救部队29日开始从澳大利亚陆续撤离。 重点转入水下,寻找新区域 4月8日,有关方面根据拖曳声波定位仪所获信号估测出一个半径10公里的圆形范围,并将其锁定为“水下搜索核心区域”。 4月14日,澳大利亚“海洋之盾”号军舰搭载的“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开始对这片“水下搜索核心区域”进行扫描式搜索。 4月27日,装备有精密水下探测设备的中国海军竺可桢号测量船从浙江舟山起航,赴南印度洋执行马航失联客机搜寻任务。 5月28日,“蓝鳍金枪鱼”完成了对4月初发现声学信号区域的最后一次搜索,未发现任何飞机残骸迹象。 由于MH航班最有可能的失事海域海水最深可达到米,澳方在随后的一份声明中说,下一阶段的搜寻任务主要包括确定搜索区域、对搜索区域海底进行测绘和获取专业设备进行全面水下搜寻三个阶段。水下搜索行动暂时中断。 6月26日,澳方宣布,根据多国卫星专家小组对已有卫星信息进行的重新分析,MH航班的搜寻将转入新区域。新搜索区域位于“蓝鳍金枪鱼”此前搜索区域以南,距离西澳大利亚海岸约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仍在根据卫星与飞机“握手”信息而确定的第七条弧线上。搜寻过程需要1年时间。 转入商业化搜寻,未有任何发现 8月6日,荷兰辉固测绘有限公司在搜寻MH客机公开招标中中标,负责下一阶段在南印度洋海床的搜寻工作。 8月28日,中马澳三方就搜索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中马澳达成一致意见,新的搜寻区域向南推移,三方承诺绝不放弃搜索。 9月30日上午,在历时天的航程中共完成多波束地形地貌测4万多平方公里、测线里程达1.2万公里,7批次向澳联合搜救中心提供扫测成果数据的中国海军竺可桢号测量船抵达舟山军港。中国军队是参与的各国部队中最后一支结束对MH全面搜索工作的。 10月初,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公布了对MH航班的最新调查报告。报告推测,客机可能在燃油耗尽后以螺旋下降的方式坠入南印度洋,地点可能在第七条弧线区域内更靠南的位置。 随着信息收集及数据分析工作的完成,10月6日,位于南印度洋的水下搜索行动重新启动。MH客机搜寻工作开始进入商业化深海搜寻阶段。 11月26日,澳方宣布,相关船只已经对平方公里的海底进行了搜索,但仍未有任何发现。 宣布失事,发布中期报告 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民航局正式宣布MH航班失事,推定机上全部名乘客及机组成员已遇难。迄今,有25个国家派出65架飞机和95艘舰船参与了MH航班的搜寻与救援工作。中国动用了太空、空中、水面、水下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手段和装备参与搜寻,中国军队先后调动10余颗军用卫星,对印度洋相关海域进行密切监测。 同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客机失事事件调查团发布了马航MH中期报告,这份长达页的中期调查报告,披露了一年来调查工作的进展和已经获取的事实信息。 报告称驾驶舱语音记录仪的水下信标电池有效期至年6月,马航MH事件发生时仍处在工作状态。“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设备之一。“黑匣子”有两个,为驾驶舱话音记录仪和飞行数据记录仪。 报告还提到,马航MH的机长在起飞前并没有任何个人或财务问题的迹象,生活没有发生重大转变或出现吸毒、酗酒、社交障碍等,其他机组人员行为也正常。 重现转机,等待真相大白 5月14日,马来西亚一艘搜救船在南印度洋发现沉船残骸,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指出,这重燃找到马航MH客机下落的希望。 廖中莱说,“如果海床有任何物体,我们肯定能找到残骸,因为(搜寻)设备非常的敏感。它可以记录水深米海底的结构。” 5月21日,澳大利亚联合搜救中心发布了一份有关马航MH搜索行动的报告,指出截止到当前,已完成对MH主要搜索区域内75%的水下部分搜索,暂未有任何发现。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正赶在冬季到来前,对拓展区域展开探索。 6月3日,澳大利亚联合机构协调中心(JACC)在 7月29日,印度洋西南的法属留尼旺岛海滩上发现一块波音的襟副翼残骸,疑似为MH的部件,让这次很多人认为希望渺茫的搜寻出现转机。 7月30日,飞机残骸被送往法国进行调查以确认其是否来自失联的马航客机MH。
8月6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在法属留尼旺岛发现的飞机残骸经鉴定属于马航MH航班客机。
微博:
警界那些事您的点赞是我们更新的动力来源/网络如侵权请微博联系版权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mj/2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