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侨乡月报》年第四期刊首语
一位在三十多年前去世的老妪,今年有关她生平事迹的传颂,突然在不少梅州人心中激起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在她长期生活的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水车镇小桑村周边的群众里,勾起他们无穷无尽的思念。这位女性的名字叫“哥万玛丽”,一看这个名字,就带有异域的色彩,而她却在梅州的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生活超过半个世纪,而且担任当地群众的“接生医生”,以专业的技能让众多的小生命平安呱呱落地。
哥万玛丽,人如其名来自遥远的法国海外省——留尼汪,是一位白人女子,上世纪初叶,因为选择一桩跨国和跨种族的爱情婚姻,而来到梅州定居。中年遭遇配偶病故,儿子意外死亡或流散,艰苦的农耕生活,拮据的经济状况,还有完全陌生的文化氛围,这些都没有难倒她。她以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毅力,守望着这片客家乡土,守望着年幼的子女,并且用掌握的西方接生医疗技术,造福当地的百姓。命运曾让她承受那么多不公平,而她依然坚守着与这片土地相依为命,最终化为客乡大地的一部分。这是多么感人的爱情与人性光辉。
坚守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年前,有一位江西人率领勤王部队来到梅州,以图挽狂澜于既倒。他就是文天祥。他的努力最终失败了,但在梅岭之间,在五坡岭旁,在伶仃洋之上,甚至在元大都的监狱里,他坚守着自己人生的信条,坚守着民族大义,宁愿丢掉性命,也不愿为了苟全和富贵,而屈膝投降。斯人已去,他在梅州停留的日子并不算长,然而不论是梅城过去的凌风楼,还是今天的凌风路、状元桥和朝天围,依然维系着这位民族英雄惊天地、泣鬼神的浩然正气。
编辑:文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mj/2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