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留尼汪 >> 留尼汪美食 >> 正文 >> 正文

中国贝氏家族富贵传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

来源:留尼汪 时间:2023/3/22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三代没落仿佛是大家族的魔咒,然而有个家族却打破了魔咒,那就是苏州贝氏家族,它已富到17代,创造了一个奇迹。

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奇迹?家族的代代繁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让我们来展开贝氏的家族史画卷,从中略窥一二。

家族发源地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据贝家族谱记载,“缺讳,字兰堂”,因此网上大多写苏州贝氏始祖是贝兰堂,其实这是不对的。

“堂”字面意思是高台上的房屋,后来引申为父母,再延伸为某个家族的某个支脉的创始人。

我们现在称呼中的“堂兄弟”,本意指的是共祖不共父的平辈兄弟互称。

苏州贝氏始祖具体名字已无据可查,贝兰堂是指贝氏兰堂支脉,祖籍在浙江金华兰溪县,因兰溪位于浙中盆地,山美水秀,奇花异草繁茂,在明清时期有“小小兰溪赛苏杭”的美称。

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盛产草药,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古又称“流丹之溪”,明朝中叶因苏州地区商业发达,尤其是阊门一带最为繁华热闹,贝兰堂便在此时从浙江兰溪迁居苏州阊门南濠街,以行医贩药为生。

据传始祖靠摆地摊、走街串巷做游医为生,因做事勤奋、为人热忱,后几世逐渐发展到开药店、坐堂诊脉。

老苏州民间有传说,康熙年间,贝家仆人阿保打水时从井中吊到三足蟾蜍,恰似“刘海戏金蟾”,犹如财神降临;另外贝家为了寻风水宝地做祖坟,“财神”阿保随手一指,造就了贝家的繁荣不衰。

贝家顺势在药材的包装纸上印上刘海图像做标记,有了财神的加持,生意十分兴隆。

乾隆年间,第六世贝潜谷以及其子第七世贝慕庭,走南闯北、餐风露宿、勤俭节约,将祖业从小小的药店发展成为江浙著名的药材行,与南濠街戈家、毛家、毕家并称为“南濠四富”。

父子二人都是善长仁翁,据时人笔记,贝潜谷的做人原则是“贸易为生,累代行善”;贝慕庭更是大善人,他设立义仓赈济灾民;在遇到粮荒时把自家的库存粮食以低价卖给市民;在他60岁生日的时候,曾当众销毁市民的欠债契约,共计数万两银子。

自父子二人开始,贝家名利双收,声名远播,成为名门望族。

吴越之地,是“商圣”陶朱公的发迹之地,境内水路畅通,气候适宜,自古商业繁茂,贝氏的发家史,与祖籍浙江兰溪密不可分,更是因选对了迁徙地——苏州。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无不说明了一个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样,适用于一个家族。

家族成员守望相助

“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贝潜谷这一脉在族谱上称“潜谷支”,是贝兰堂最为繁盛的一脉,后人多以医药产业为生。

直至第十世贝墉,开始从文,是苏州历史上著名的藏书家,但在他离世后,太平天国运动席卷而来,太平军火烧阊门,那些珍贵的藏书被付之一炬。

他的孙子贝康侯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迁往上海。

安顿好家人后,为了报家仇国恨,他单枪匹马投靠在杭州抵抗太平军的左宗棠,担任财经幕僚一职,成为贝家第一个走入政界的成员。

贝康侯告老还乡之后,在苏州狮林寺巷购屋近百间重设贝家祠堂,并创办“留余义庄”接济贫困的族人。

这里科普一下,受到港剧的影响,大家认为义庄指的是殓房。

实际上,据《宋史范仲淹传》记载,义庄始于北宋:仁宗年间,范仲淹在苏州用俸禄购置田产设义庄,所收田租用来赡养族人。

可见,义庄相当于是家族慈善机构。

“留余义庄”不仅在经济上接济族人,还办理书塾,让族内贫困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受恩的子孙借此得以安身立命,终身铭记这份恩德。

按照中国自古的宗族理念,出了五服便不再是亲属,然而贝康侯为了兴旺贝氏,规定只要是同姓,都可以接受“留余义庄”的接济。

这一善举成就了日后名声赫赫的民国“颜料大王”——贝润生。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家族传承需要旺盛的生命力,携幼扶老,守望相助,才能保证家族的枝繁叶茂、薪火相传。

广交友,时代造就各业人才

“锡尔纯嘏,子孙其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先秦·佚名《宾之初筵》

真正成就贝家的是十三世孙贝润生(贝潜谷的哥哥贝蘅山后人,属于蘅山支)和贝理泰(贝康侯之子)。

山支人丁单薄,逐渐衰落,年,16岁的贝润生因家贫需担起家庭重担,“留余义庄”帮其置办行囊,提供盘缠,送其到上海瑞康颜料行做学徒。

到上海后,少小离家的悲愁很快因命运的眷顾而消散。

贝润生在颜料行认识了同在此做学徒的虞洽卿,两人朝夕相处,师兄弟情谊深厚,日后贝润生成为“颜料大王”,虞洽卿功不可没。

虞洽卿为浙江慈溪人,年进瑞康颜料行,年学成之后到德国洋行做买办,期间结识了很多社会精英名流,通过资本运作,从一个草根发展成“海上闻人”,他还是蒋介石的干爹,在政商两界游刃有余。

贝润生聪颖好学、克勤克俭,深受老板赏识,在虞洽卿离开后逐渐被委以重任。

老板去世前,指定他全权负责颜料行生意,子孙不得插手,类似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

当时中国的染料主要是“靛青”,由蓝草的叶子浸染制成,种植时间长,加工工序复杂,染出来的布料反复漂洗后易发白,染料市场亟待变革。

年,德国科学家拜耳发明了化学染料,并于次年推广至中国。

贝润生在虞洽卿的引荐下,取得了德国化学颜料在中国的代理权,并为其命名为“阴士丹林”,因其染出的布料颜色能持久保持鲜艳,一经推出,大受欢迎。

一战爆发后,德国洋行担心中国会参战、自己受到牵连,准备撤出中国市场,仓库囤积的大量染料急于抛售,最后以市价一到二折的价格卖给了贝润生。

此时正是中国民族资本飞速发展的时期,国民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贝润生的颜料生意获得了数十倍的利润,一跃成为巨富,被称为“颜料大王”。

因贝润生幼年家庭贫困,在花钱上十分谨慎,发达之后不敢贸然做其他投资。

另外他认为真金白银,易拿易得,若换成房产,变现需要时间,可以减少子孙的肆意挥霍,故开始投资买房,在上海购置了近栋房产。

贝润生最宠爱的女儿贝娟琳出嫁时,他将远东第一豪宅“绿房子”作为嫁妆,是名副其实的“大王”。

另外,贝润生先后担任过上海总商会协理、民国全国商联会副会长,结识了当时的民政总长李钟钰,从他手上购买了狮子林。

狮子林原是佛寺,后几经波折,成为乾隆年间状元黄熙的祖宅。

清朝中叶黄家败落,宅院也随之荒废,到民国时期,园内除了假山外,只剩断壁残垣。

贝润生从少小离家距今已过三十年,当年贫困少年衣锦还乡,回馈父老,他花费80万银元、用时7年修葺,让狮子林成为冠盖江南的园林。

解放后,他的孙子将狮子林捐赠给国家,正是因为贝润生,今天的我们才有幸能够看到这个美轮美奂的“假山王国”。

我们再回到潜谷支的十三世孙,另一个影响贝氏家族命脉的人——贝理泰。

贝理泰年少刻苦读书,立志走仕途以展报国兴家宏图,光绪十六年(年)中秀才,此时他24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古代有多少学子头悬梁、锥刺股,吃尽苦头,只为一朝取得功名,成为天子门生。

正当贝理泰在仕途上踌躇满志之时,他的父亲贝康侯骤然离世。

为了继承父亲遗愿,他只得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进入贝家商号打理父亲留下的产业。

接手后他才发现很多商号已经连年亏损,因志不在此,他准备盘出或者关停所有产业。

经过清算后,个别分号上犹微弱盈余,贝理泰便把盈余部分分给合伙人;亏损的商号,合伙人不但可以拿走本金,所有亏损由贝家承担。

因精明果敢和诚信忠厚,他的美名在民间口口相传,时任吴县知县的吴次竹听后非常赏识他,聘他为幕僚主管钱粮和赋税核验工作,当时被人称为“钱谷师爷”。

清朝灭亡后,贝理泰继续任中华民国吴县县政府会计,主理全县的财政税收,由此认识了中国银行之父陈光甫。

陈光甫毕业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辛亥革命后,出任江苏财政局副局长、江苏银行经理,与主理吴县财政的贝理泰常有业务往来,逐渐熟络。

后来,陈光甫亲眼目睹了官办银行公私不分,腐败勾结的黑幕,毅然辞职,决定成立一家私立银行。

年,陈光甫成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当时上海金融业繁盛,国外大银行林立,为了在此立足,他说服了众多社会名流参与入股,当时的股东包括孔祥熙、孙中山、宋耀如、盛宣怀,还有旧相识贝理泰。

贝理泰出资后成为银行董事,并任江苏分行经理,由此揭开了贝氏潜谷支投身金融业的新一页。

子承父业,贝理泰的五个儿子、四个孙子后来均从事银行工作。

其中最出名的是三子贝祖诒。

贝祖诒,生于年,苏州东吴大学唐山工学院毕业后,与父亲的另一好友庄得之的女儿庄莲君成婚。

庄得之的族妹是民国巨富盛宣怀的小妾,依靠姻亲关系和父辈交情,贝祖诒进入盛宣怀创办的汉冶萍煤铁公司统计部任职。

后来经过陈光甫推荐,贝祖诒先后担任过中国银行总行会计、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经理。

盛宣怀与民国四大家族关系较近,尤其与培养了“宋氏三姐妹”的上海宋氏家族来往甚密,宋子文在广州筹办中央银行时到香港金融界筹款,盛宣怀为其介绍了贝祖诒。

贝祖诒慷慨相助,给予宋子文贷款50万元,为其解决了燃眉之急,从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贝祖诒作为中国银行的高层管理,以及数年专业积累,精通外汇管理,应宋子文邀请,参与了民国的币制改革,以及法币发行。

抗战期间,贝祖诒在各地设立简易储蓄所,吸收民间资本用来支持抗战。

抗战胜利后,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掌握财政金融大权的宋子文,顾念当日之恩,且赏识贝祖诒的才能,推荐他出任中央银行总裁,并于年3月1日上任。

解放战争后期,国统区物价飙升,民不聊生,宋子文主张开放外汇,抛售黄金来回笼市场流通货币,试图控制通货膨胀造成的物价飞涨。

结果事与愿违,通胀愈演愈烈,年初,上海的米价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涨了20倍,上海多家米店、银楼,被愤怒的市民捣毁。

随后,相同事件陆续在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爆发,事情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受黄金风潮影响,年3月,宋子文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贝祖诒被免去中央银行总裁职务,后离开大陆任上海商业银行储蓄银行香港办董事,退休后到美国居住,直至年去世。

“时势造英雄”,贝润生和贝理泰、贝祖诒的成就,离不开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也离不开虞洽卿、陈光甫、盛宣怀、宋子文等“贵人”的提携。

从此贝氏家族从普通商业世家跻身社会政商精英阶层,实现了家族的阶层跨越。

一代建筑大师横空出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沧海百年,时光飞逝,画卷逐渐推开了新时代的一页,来到了贝祖诒的下一代。

贝祖诒与庄莲君,共育有6个子女,这一代中最有名的就是“建筑大师”贝聿铭,也是贝氏十五世孙。

年,贝祖诒携带家眷到广州筹办中国银行,两年后长子贝聿铭在广州出生。

不久之后,因父亲工作调动至香港,尚在襁褓的贝聿铭随父母迁居香港,并在此度过童年时光。

10年之后,因贝祖诒到上海任职,居家迁回上海。

彼时祖父贝理泰久居在苏州,每每假期,贝聿铭都会返回苏州共聚天伦,此时狮子林已是贝氏祖产,他经常在里面嬉戏、玩耍。

园内的江南风韵和建筑格局,深深的吸引了这个少年,并对他日后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

贝祖诒本来在儿子高中毕业后就送他到英国读金融,凭借贝家在政界和银行界的人脉,以后一定可以在金融界大放异彩。

然而贝聿铭却有自己的想法——学建筑。

这个行业对贝家来说,完全陌生,他也知道,与从事金融业相比,没有祖辈的荫庇,想在建筑业闯出一片天地,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

但对建筑的热爱,消除了他的顾虑,况且男儿立身当自强,他宁愿为喜欢的事业呕心沥血,而不是在既得利益庇护之下碌碌无为。

他比祖父贝理泰幸运的是,此时家族昌盛,父亲正值盛年,他没有养家的重担,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爱好。

年,他登上去美国的邮轮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建筑学,因不喜欢宾大的主流教课内容——新古典主义风格,他从零开始,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改学工程。

后来,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合作项目,贝聿铭接触到了哈佛大学的新建筑学思想,他如获至宝,申请成为了哈佛大学研究生继续深造。

年,美国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图书馆为纪念已故总统约翰·肯尼迪。

总统夫人杰奎琳在之前看过贝聿铭的设计作品,对他印象深刻,便推荐他负责设计。

历时15年之久,图书馆在年落成,其新颖的设计风格、大胆超前的造型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因此,这一年被美国建筑界命名为”贝聿铭年”,并授予他美国建筑学院年度金奖。

贝聿铭因此声名远播,跻身世界顶级建筑大师行列。

成名之后,他仍如少年时期一样具有开拓精神,靠着自己的专业面对质疑和非议。

年,贝聿铭受邀参与法国卢浮宫的改建,他提出了“玻璃金字塔”方案,即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这一方案遭到空前反对,人们认为这破坏力卢浮宫古典风格,法国政府只好将建筑模型放在广场供人观览。

模型一经展出,引来无数市民,他们纷纷为这个奇思妙想所折服,玻璃金字塔才得以投入建造,建成后被赞誉为“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此后,他的作品开始不胜枚举,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中国人最熟悉的是苏州博物馆新馆。

上世纪末,受到苏州市政府的邀请,在设计之初,因苏博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感和家国情怀,贝聿铭慎之又慎,走访多时,迟迟不敢下笔定下风格。

一日,他狮子林中听着昆曲《游园惊梦》,家族的沧桑百年,自己儿时的记忆,忽上心头,不禁百感交集,随之一副蓝图跃入脑海。

一座苏州博物馆,半部江南园林史,苏博的设计完美融合了古典园林的精华和简洁大气的现代风格,成为游客必来打卡之地,使苏州名扬海外。

贝聿铭先生的建筑自成一派,被称为“最后的现代建筑大师”,他的开创性精神,他对美的创造,终成一代宗师。

贝氏第十六世、贝聿铭的四个子女中三个儿子和父亲一样毕业于哈佛大学,后从事建筑工作;女儿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律专业,在各自的领域中都表现出色。

他的孙女继承贝家传统,不仅智商超群是个学霸,毕业于哈佛大学社会学,而且气质超凡,在年受邀参加过巴黎名媛舞会,只有名门贵族和富豪后代才有资格参加。

他们继续在贝氏家族的画卷上挥毫泼墨。

一部家族史,千秋家国梦,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冰冷的名字记载在泛黄的族谱中,但他们都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一颗颗铆钉,成就了时间这艘巨轮的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ms/35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