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山西大学(ShanxiUniversity),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是教育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全国九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成员。
截至年7月,学校有坞城校区、大东关校区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亩;学校设有31个学院、86个本科专业;图书馆馆藏文献万册;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24个;有专任教师人,全日制在校生人,其中本科生人,研究生人。
山西大学前身是年5月8日创办的山西大学堂,年改名为山西大学校,年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年改名为山西大学,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学院,年恢复山西大学校名。东山校区项目是山西大学为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实力而实施的重大专项工程。其位于太原市东山过境高速以东,规划中的学府街东延线以南、南中环东延线以北,规划土地面积.28平方米。历史沿革山西大学堂旧址山西大学创办于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最初称山西大学堂,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由英国人李提摩太和山西巡抚岑春煊共同创办。校址在太原市侯家巷(现太原师范专科学校)。民国元年(年)初改名为山西大学校。民国七年(年)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年改名为山西大学,抗战期间,曾迁至晋南、陕西三原、秋林等地,于年至年停办。山西大学年春,中国大学理学院并入山西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山西大学设有文、理、医、工、法五个学院,进步学者邓初民任校长。山西大学法学院法律系于年并入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山西大学院系调整如下:①取消山西大学建制;②文、理两院(含中文、历史、外语、教育、数学、化学、生物7个系及中文、史地、数学、理化、生物、体育5个专修科)合并,改称山西师范学院;③工学院(含土木工程、采矿工程、冶金工程、化工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纺织工程7个系)中冶金工程系参与组建新成立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纺织工程系和采矿工程系并入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工学院其余部分(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4个系)独立建校,后发展成为太原理工大学。④医学院(含医学系)独立建院(今山西医科大学);⑤法学院改称财经学院(含经济、工商管理、会计3个系),后划归入中国人民大学;年,山西师范学院(山西大学前身)由太原市侯家巷迁入太原市坞城路。年,再度恢复山西大学建制。年,与山西师范学院合并,仍定名为山西大学。年,山西体育学院、山西艺术学院并入山西大学。[1]年,成为山西省重点大学。年,山西大学成立研究生学院。年5月,学校举行建校周年庆典大会。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来贺信,感谢山西大学对联合国的支持。年5月,成为山西省唯一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重点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是我国最早一批省部共建大学。年11月,学校与亚美尼亚“布留索夫”埃里温国立语言大学组建埃里温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年11月,学校与美国北卡州费佛尔大学联合组建费佛尔大学孔子学院年6月,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正式更名为“山西大学研究生院”。山西大学年5月,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年11月,成为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进入“一省一校”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年9月13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山西大学东山校区项目建议书(总体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山西大学东山校区的建设已通过政府的审批。[2]年2月,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成为山西大学大东关校区。[3]年1月28日,学校“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年6月,学校被认定为山西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年8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年,在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建设基础上,学校成为教育部和山西省政府合建的部省合建高校。办学条件院系专业据学校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贾锁堂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殷杰 张靖 张宽收 成素梅 肖连团 岳谦厚 王军民 王文剑 侯怀银 李卫东贺天平 张云波 张信东 薛勇民 韩高义 郭万金 桑楠 郭炜 王姝彦 杨恒权钱宇华 乔新华 张俊峰 康仕慧 张献明 靳祯 陈刚 胡英泽 杨林秀教育部骨干教师:贾锁堂 郜江瑞 张宽收 刘滇生 梁爱华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双少敏 潘庆 张天才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郭贵春 梁九卿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殷杰 张献明 郭万金 陈刚 马华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张靖 程瑞 胡英泽 苏晓龙 贾晓军创新团队团队类型
团队名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1个)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团队(张靖)
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研究团队(张靖)、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量子效应研究团队(肖连团)
山西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9个)
光学学科团队(彭堃墀)、科技哲学学科团队(郭贵春)、计算机科学团队(梁吉业)、环境分析化学及应用团队(董川)、原子与分子物理团队(贾锁堂)、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团队(行龙)、国学研究中心团队(刘毓庆)、方言与口传文化典藏研究中心团队(乔全生)、复杂系统团队(靳祯)
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
煤化工下游C4工业链关键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赵永祥)、工业废弃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程芳琴)、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山西科技创新重点团队(梁吉业)、中药材品质评控与资源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秦雪梅)
对外交流据学校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qz/3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