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病夏治为何选三伏从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这时,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三伏贴什么时候贴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每10天贴1次,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穴位贴敷主要是针对慢性迁延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因此,在进行贴敷治疗时不要急于追求当时效果。一般而言,连续治疗2-3年后,机体的抵抗力可得到明显提高,降低疾病发病率。伏贴里是什么药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皮肤温度、湿度最大,气血趋于体表,毛孔最为开放,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达到效果。现在的三伏贴,对古方进行了优化、加工,精选适合病情的、天然的、具有穿透温散等作用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等温阳化淤药材,经过炮制后,用药汁调匀,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面,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冬病夏治只能敷贴吗“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可见,除了穴位贴敷,冬病夏治还有很多手段。在临床上,冬病夏治的方法以穴位贴敷(即三伏贴)最为普遍,此外还有针刺、艾灸、理疗、按摩、泡洗,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方法。其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虚寒体质。哪些病算“冬病
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冬病有两大特点:1.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2.疾病症状遇寒加重。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适应范围颈肩腰腿痛:
颈肩腰腿痛、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病变等
五官疾病:
比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消化疾病:
胃痛、胃胀、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
妇产科疾病:
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月经不调等
小儿常见疾病:
体虚易感、消化不良、厌食、哮喘、咳嗽、发烧、抵抗力低下等;
亚健康调理:
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阳气不足怕冷、腹痛腹泻等多种阳虚型体质
注意事项1.贴敷期间(贴敷之日起2-3天)尽量避免食用冷食、冷饮,过咸、过油,辛辣、刺激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海味及牛、羊肉等发性食物。2.贴敷后皮肤有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3.皮肤无反应不影响疗效,患者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4.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过敏性皮肤或斑痕皮肤和以往贴敷中敷药处易出现大水泡的患者,若敷药后有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5.贴敷当天避免洗浴。6.成人一般贴敷4-6小时,儿童敷贴1-2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适当调整。对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只可用清水洗涤,不宜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擦洗。异常情况处理1、小水泡表面涂以地榆油/红霉素软(眼)膏或任其自然吸收,注意避免局部感染。2、水泡较大者先用消毒针从水泡下端挑破,排尽泡液,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泡液,然后涂以地榆油收敛。破溃水泡也可涂以消炎软膏,外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感染。3、水泡体积巨大或水泡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医院对症治疗。注意:敷贴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重皮肤病者禁止敷贴。颜面五官部位、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慎用敷贴,且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避免发泡遗留瘢痕。哪些人不能贴三伏贴
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用,因此应该慎重选择这种治疗方法,否则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因使用助阳的药物,耗伤阴液,引发其他问题。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会有不同的证型,如咳喘分寒痰犯肺型、肺气虚损型、阴液亏虚型等多种证型,而只有其中的寒痰犯肺型咳喘通过冬病夏治能获得疗效。因此,患者需要在医院就诊咨询,看自己是否适合。另外,下列人群不能贴三伏贴: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3岁以下的幼儿。三伏贴期间有忌口吗
一是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二是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天热人容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伤一身阳气,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长期难治的阳虚。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fz/32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