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年的英法签订协定,结成军事同盟,形成了一战前协约国的雏形。其实在年之前英法因为争夺殖民地爆发了许多冲突,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英法走向和解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殖民非洲
年非洲殖民地非洲是世界上最早被欧洲列强殖民的大洲,早在15世纪时葡萄牙、西班牙就开始了对非洲的殖民,使非洲逐渐沦为欧洲各国的殖民地。17世纪中叶西葡走向衰落,英法崛起为主要殖民非洲的国家。年英国占领非洲的圣赫勒拿岛,自此英国开始了对非洲的殖民。年法国占领非洲的留尼汪岛,自此法国开始了对非洲的殖民。
二,英法政策
一战前的非洲殖民地年英、法、德、意等欧洲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商讨瓜分非洲事宜,达成了“谁实际控制谁就拥有该殖民地统治权”的原则。加速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殖民。19世纪末时英法成为两个强大的殖民帝国,在非洲拥有最多的殖民地。英国占领了非洲东部与南部的大片区域,法国则占领了非洲西部与北部的大片区域。
红蓝线交界处为法绍达英国占据非洲北部的埃及与南部的南非,希望打通非洲南北的联系,建立横跨非洲南北的铁路,完成对非洲的纵向占领。法国则占据非洲西部的摩洛哥与非洲东部的吉布提,希望打通非洲东西的联系,完成对非洲的横向占领。英法对非洲的扩张政策必然在非洲产生交点,双方必然会发生冲突,果然在年法绍达事件爆发。
三,法绍达事件
简·巴普迪斯特·马尔尚年法国少将简·巴普迪斯特·马尔尚率领人的殖民军队,从法属西非出发向非洲内陆挺进。同时另一支法国殖民军队在克里斯蒂安·德·邦象带领下,从法属吉布提出发向非洲内陆挺进。双方希望在尼罗河汇合,完成法国对非洲的横向占领。
赫伯特·基奇纳年7月马尔尚率军到达尼罗河畔的法绍达,将其变成法国的保护区。邦象则因为在埃塞俄比亚受阻,未能到达法绍达与马尔尚汇合。9月征服苏丹胜利的英属苏丹总督赫伯特·基奇纳率领的英军舰队沿尼罗河而上抵达法绍达。英法双方都要求对方撤出法绍达,遭到拒绝后,双方在法绍达形成对峙。
四,英法和解
法绍达事件讽刺漫画:法国向英国乞求施法绍达冲突传到欧洲后,英法双方都指责对方是帝国主义的扩张与侵略行径,双方都开始进行战争动员,英法面临战争的风险。不久法国认识到英国海军实力强大,法国海军较弱,使得法国难以对法绍达的法军提供支援,再加上外交部长泰奥菲勒·德尔卡塞反德,认为法国最具威胁的敌人是德国,英国的友谊有助于法国对抗德国。于是德尔卡塞对英示好,命令马尔尚秘密撤离法绍达,法绍达危机结束。
年英法签订协议,划分了双方在非洲中部与苏丹的殖民界线,刚果河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尼罗河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英法双方由冲突走向合作,法国走上了亲英道路,使得一战时英法双方紧密合作,共同对抗德国。
总的来说一战前的英法因为殖民地冲突不断,但德国的突然崛起让法国十分恐惧,普法战争的耻辱更让法国对德国充满怨恨。为了对付德国,法国需要英国的帮助,双方从对抗走向和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jj/3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