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们全家下周要去新疆半个多月,大家的反应都是:“不上学啦?!”,“小学生怎么还能请那么长的假?”,“现在新疆很冷,不是好季节”......
的确,不是黄金周,也不是旅行季,此时去新疆,有点反直觉、反常识、反季节。让我梳理一下思路,告诉你我“任性”决策的动力和阻力,也夹杂着整理一下行前攻略,供你参考。
所有的“不走寻常路”,一定都有好处和坏处。只是相对于每个家庭不同的境遇和角度,好处和坏处会时常转换。
先说这次出行的大概情况:
——3月29日到4月13日,整整16天;
——
伊犁河谷圈(赛里木湖,喀拉峻草原,昭苏)6天。主要冲着蓝冰和草原、杏花去的。
乌鲁木齐4天。这站是中间休憩,洗洗衣服,整理照片,写写游记。
喀纳斯、禾木5天+乌鲁木齐返程1天。
被这支视频种草,然后义无反顾约了拍摄者再游冬日北疆。——豆果一家四口。
——一次没有细节计划的错峰长途旅行。
——各地最高温度在0-10度之间,大部分地区冰雪覆盖,也有杏花集中开放。
——三个区域之间全部飞机往返,区域内包车请向导。
对新疆动初心其实很早了,蜜枣的系列游记《娃游重磅!6月环天山之行,孩子走过的地方遍地花开(上)》、《娃游重磅!6月环天山之行,孩子走过的地方遍地花开(中)》《娃游中国,能把人看得热泪盈眶的,也就这程了》,大概是第一棵草,种得又深又狠,当时还在娃游年会上分享,搞得那个暑假跟去了几十个娃游家庭。
后来的每一年,常常都会有群友勾引,口头的,笔头的,群里美图打卡的......草越长越密,但依然有两个原因令我止步。
一是时间。新疆太大,又太远,去一趟没有10天半个月,感觉都对不起老贵的机票和6个多小时的飞行时间。而和大家预期的不同,豆果爸才是我们家长途旅行最拖后腿的那个。即便是暑假,他老人家也不能扔下公司一走半个月。寒假里那些10天以上的大旅行,每回都是搭上了春节的假期,也付出了高昂的旅费。
二是住宿。娃小的时候,我对住宿要求很高,偏偏新疆又是个一谈起酒店,人人都皱眉的的地方。“美是美,住得实在太差”,是最普遍的评价。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几天前,豆果爸出去见了个朋友,很晚回来。临睡前突然发话:“......那老兄给了我个启发,他说你刚结束个大项目,人生难得空档,还不出去旅行?......我觉得有道理,要不我们去旅行吧。”
我当时的感觉,就像个揣着每月块实习工资逛豪华商场的穷学生,突然被砸中了“3万元任意消费券”,半信半疑加面不改色当场兑现、落袋为安——
“可以啊,去哪里呢?”......
那天熄灯前,我们定下了新疆。排除掉海外,这是最远、最耗时、最不容易的目的地。而最稀贵的“意外之财”,不就该用在关键时刻嘛。
住宿问题,一方面随着孩子们长大,也显得不再那么突兀,我们可以接受各种“尚可”了。而新疆在这几年也有了真正令人向往的“落脚地”。
克鲁格营地是最亮眼的之一。
赛里木湖畔,云山雪岭之间,15栋木屋别墅,诠释边疆异域最难得的cozy。
落定两晚,可以停下来慢慢感受“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优雅和神秘。
即便是偏远的喀纳斯,“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禾木,也有了草原、雪山、白桦林之间,外观恬雅素净、内在充满现代高科技的舒适木屋别墅。
应该可以尽情享受,而不用忍受什么了。
大方向已定,再来捋一下这次“反向操作”的其他思路。
1
费用
错峰铁定省钱。
现在还是北疆的冬天,总体的淡季。酒店都是最低价。
我们要住两晚的克鲁格野奢营地,目前多,暑假同等房型,一晚起。
禾木最好的民宿,目前的,暑假一晚;现在的木屋别墅,暑假价格未出,估计也不会低于。
淡季还不用抢夺优质资源,关键几个住宿订好,其他的边走边订也可以。向导路线跟着花期实时变动,走到哪里住到哪里,便多了一分从容。
机票更是大头。这次点与点之间飞机往来,总共5段行程、8个航班,一家四口的人均总机票费用不到元。而暑假旺季,单单上海-乌鲁木齐往返就超过这个数字。无论是包车还是飞行,总交通费用多花万元以上没有悬念。
2
季节与景观
据说4月是北疆最“糟糕”的季节。花未开,草未长,雪未化,牛羊未至,有些地方还冷得要死(比如喀纳斯低温都在0度以下)。
不过再做一点功课,会发现4月是赛里木湖看蓝冰的最好时节。
这时候湖面解冻,大块未融的冰被风推到湖岸,形成难得一见的蓝冰景观。省下了一场贝加尔湖零下30度的冬游。
4月也是杏花绽放的时节。
3万亩原始野生杏树林染就的淡粉,在初青的草原上层叠铺开,没有大量游客的入镜,应该比树下全是人头的樱花林,要好看许多吧。
冬春之交,也许还能偶遇各种野生动物。
这种元素不能计划,只能祈祷运气。但有意思的是,往往构成一趟旅行最大亮点的,都是这类无法预测的“彩蛋”。
瑞士的彩蛋,是坠入山谷的银河;
留尼汪的彩蛋,是火山爆发;
塔斯马尼亚的彩蛋,是农场主即兴的“小公交追袋鼠狂奔”;
肯尼亚的彩蛋,是雨后乞力马扎罗下的白鹭舞群象;
北海道的彩蛋,是酒店楼下一个不知名的海边小公园里,一片未被踩过的雪......
所以,除了被说腻的蓝冰和杏花外,我尽量对这趟行程不做任何详细的规划和期许。
多年的娃游历程告诉我,那些文章里闪烁着金属和大理石光芒的酒店设施,和那些被描述得天花乱坠的高大上活动,还有网上照片泛滥的各种“著名景观”,多半都是打动不了孩子们的。
他们和我一样,有时候更容易被一个水塘、一片小树林、一次草甸上随性的奔跑打闹、或一只找伴儿玩的阿拉斯加犬所吸引,流连忘返大半日。
而这些,都写不进行程和攻略,也不在乎风雨冷暖。?
当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忌讳”,对于我,这忌讳就是极冷或极热。冷热的程度达到户外不动都难以忍受的时节,我不会带孩子去那里旅行,比如7月的迪拜,和4月的清迈(或西双版纳)。
除此之外,极致的旅行地,其实哪一季都好,哪一季都有专属的、独特的美与趣,哪一季都有你从未经历过的不寻常。而旅行,不就是为了经历“不寻常”吗?
3
请假
终于来点题了!这个问题分大人请假和小孩请假,其实的较大阻力,还是在大人这边。
大人上班,和公司单位是强契约关系,大人承诺遵守公司的常规在岗时间要求,为公司和公司的客户、同事提供服务,并据此收取报酬。请长假很可能会影响公司业务、给同事造成负担和不便。撇开被不被允许,值不值得,单从“不损害他人”的角度,就不是那么理直气壮。
当然如果你能安排好工作,利用好完善的休假制度,调整好事业进程,那就没什么问题。豆果爸每次和我们出来都是这样,但其实并不容易,也要费一些心力。
至于小朋友请假,反倒没那么多顾虑和纠结。
旅行和上学一样,都是学习和成长的方式;而学习和成长这件事,孩子们和我是主体,我们应该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需求,来调整时间、安排节奏、摸索方法。
幼儿园时期,学校的老师和园长都是我家“旅育”的支持者,两个小家伙一直都被大家认为是“把上学当副业”的孩子。
实际当然没那么夸张,那时候周末和节假日旅行的人也没现在那么多,不用错峰也能有非常好的体验,我们大部分的出游还是在假期,偶尔请几天假补充和延长行程用。
上小学,我特意挑选了一所办学思路比较开放灵活、办学理念和我家的教育观相对一致的私立双语学校,为的就是能继续掌握“学习和成长的主动权”。
小学低年级在学校课程里涉及的知识点和内容都非常有限,重点在于扎实和深切的领会,而不是抢进度堆数量。所以单从学业进度上来说,请几天假不会带来多少影响。
这次16天行程里要请11天的假,豆果爸主动表态:“我会在路上给娃们上课”。这位大理工男研究数学教纲已经有一阵子了,这下终于找到实践机会。
中英文则只要保持阅读和写作,大方向就不会偏。我另外去跟老师了解了一下这两周里的进度计划,要掌握的字词和认知模块。低年级嘛,自己在路上开开小灶应该还是能搞定的。
语数英的学术领域之外,其他科目本来就是关于自身和身边世界的学问。对于低龄小学生来说,世界这个大课堂,带来的感性认知绝不逊于校园里的小课堂。
在我看来,花一点心思,其实也可以把旅行变成一门融合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全科学习”。
三年级写作课最近的重点在“状物”,上周作业是写“你喜欢的家庭盆栽”,豆小哥就直白“我家没有我喜欢的盆栽”,而是写了他前不久去植物园时印象最深刻的“龙血树”。旅途中他不会再找不到可写的内容,一堂“植物笔记课”,是我们的写作约定。
数学,这个世界的底层代码,哪里都有教具;
而如果有幸见到蓝冰,那将是一堂最好的物理课;
如果不是要去伊犁河谷,我自己也没有机会搞明白欧亚大陆核心板块的地理和气候成因;
如果不是新疆这么激动人心的目的地,豆果爸也不会在电脑前呆坐一礼拜,学习新的拍摄设备和技术......
请假出游,只是表面上看中断了几天教室里的课程,却并没有中断整体的学习。当我们把学习和成长放在更大的维度来看时,短期的离开教室也只不过是转进了更大的世界课堂。而错峰请假,也只是能让这个课堂的体验感更好一些,同时对他人无碍而已。并非大逆不道,也不是非此不可。
不过我并不鼓励大家请假出去玩,因为那一定也有代价。比如半个多月不打网球,归队一定会落后一阵子;学校里好玩的活动,会错过一些;考试碰到正巧漏学的知识点,也难免失分......
但世上又有哪件事情、哪个选择是没有代价的呢?最终不过是于你而言,什么更重要罢了。
前面花了字,讲这趟“不走寻常路”的种种理由。但真相是,如果决定暑假去,我一样能找出字道理来。所以说穿了其实没什么,就是任性,就是“我想要”而已。
同样的,那些“不能”、“不行”、“没办法”,也只是权衡之后的退让,是想要、但没想到那个份上。
可是,人生若没几次任性,老了都没题材跟儿孙吹嘘。所以就这样吧,在时常正确、时常合适、时常恰到好处之外,偶尔来一次不合时宜,不入大流,不问收益,或许更能看到生活的别样意义。
新疆这个假请得太长,我就不约伴儿了,踩好线,争取暑假能带着大伙儿一起玩。
五一去藏东南走松赞线,我家请3天假,大部分人可能是7天(5.6-5.12)。名额还有珍贵1席,欢迎一起来任性。(文末有报名链接。)
最后放点这两次旅程的照片。请如此壮烈的长假,必须要足够壮美的旅程才配得上!(本文内冬日北疆的图片大部分来自“白金向导”的Logy,我是被他种草了这个时候的新疆,藏冬图片来自松赞旅行。豆果家的实景照片,就等我们回来呈现吧。)下周一出发,所以公号在未来半个月里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停更两周,回来出游记;二是发旅途点滴,稀稀拉拉涂两笔,就当陪娃们写小作文。总之别走,等我回来哈。比玩更重要的,
是一起玩!
我们有个玩教组织,叫做“娃游群”。
娃游群入群标准:
1.每年带娃海外旅行不少于2次的爸妈;
2.每年带娃国内旅行不少于5次的爸妈;
3.每个周末都带娃晃迹在山野郊外的爸妈。
4.信奉“玩学共进”的爸妈。
我们会在群里交流各自带娃旅行的经验、教训、血泪和收获;也会分享最新最in最小众或最经典的娃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信息;我们会从各自的小区里怎么玩,一直聊到如何去世界尽头看大海星辰火山极光;然后,我们会约个伴,说“带上娃,一起出发吧”。
所以,如果你愿意加入我们,也请你在加了豆果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qz/3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