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撰文:seike花花酱柚子(实习生)
编辑:罗布君粒粒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xjbcmyj)
相关报道来自网络,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一切都要回溯到年3月8日的那个凌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客机留下了最后一条消息:“好的,晚安(Alright,goodnight)。”随后便消失在雷达屏幕上。
这架载有名乘客(其中包括名中国公民)、12名机组人员的波音-型飞机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然而,它所带来的影响却就此开始。
年3月24日,北京,听闻马方宣布MH坠入印度洋的消息后,在北京丽都饭店的乘客家属悲痛欲绝。记者在现场看到,有数名女家属晕倒,医护人员在现场抢救。
最近,MH有了新消息。
8月3日上午,马来西亚政府方面在北京顺义举行了一场针对MH的中国失联乘客家属的见面会,现场开放家属提问。此时距离MH失联已经过去整整天。
家属代表姜辉接受媒体采访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据新京报最新消息,遇难者家属姜辉表示,今天的会分为两场,上午是马航组织的家属见面会,下午是调查组的技术调查说明会,预计将有余名家属到会。截至9点,到场家属有30余人。
在此之前的7月30日,马来西亚政府发布了最新报告。据中新网消息,报告正文共有页。这份由七个国家协商完成,以客观数据记录否认飞机设备故障、机长自杀等多种可能性的报告,结论依然令人失望。
报告指出,事发航班可能被人故意操纵脱离航线,不过调查组无法确定具体对象。据《卫报》(TheGuardian)称,许多收到报告的家属都难掩悲伤,哭泣不止,他们并没有因此解脱。一名家属指出,报告里出现的机组人员姓名都是错误的。
当地时间年7月30日,马来西亚布城,MH失踪乘客家属抵达参加闭门会议。
24小时,30天,到6个月,4年,人们对于马航MH事件,从最初的震惊转为逐渐平静,唯有周年或新的碎片残骸发现,才能偶尔挑动公众的神经。
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喧嚣之后,围观人群散去,家属开始了他们与这架失联客机日夜相伴的漫漫恒常。
他们中有人近乎偏执的继续刨根问底,组成民间搜索队,依靠肉眼和双手这样原始的搜寻方式,自费寻找失联飞机痕迹,以千万索赔试图施压调查人员,希望继续搜索工作;也有人努力整理心绪,独自扛起新生活,带着老人孩子往前奔,长出坚硬的躯壳。
4年过去了,深深卷入这起事故的人们,面对过蜂拥而上的媒体,面对过舆论热潮过去后的冷淡,也面对过外界的质疑和群体内部的分化拉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传媒研究(xjbcmyj)选取了自年3月马航MH失联至今的6篇特稿,试图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以机长身份还原、家属人物群像、舆论变迁等多个维度呈现马航MH失联至今的日子。
一
马航一月,失联者家属的五张面孔
媒体:新京报
刊发日期:年4月8日
作者:朱柳笛刘珍妮李禹潼
韩旭阳张永生实习生罗婷单朴何永霞
内容简介:
马航失联30天,个小时,43分。随着时间流逝,舆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qz/3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