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了执政的一系列历史记录后,安倍迎来了人生最黯淡的时刻。8月28日他宣布因为自己的病情决定辞去日本首相职务。他的任期本来是到年9月到期。
??自安倍晋三自年上任以来,日本股市便开始了一路上涨,日经指数由1万点上涨到最近的两万多点。周五召开新闻发布会的那天,上午日经指数还是上涨的,一到下午立即跳水,最多时下跌五百多点。
??让安倍不得不辞职的病叫做溃疡性结肠炎。这是一种慢性疾病,经常性的腹泻、恶心、腹胀,虽然与其它肠病的症状极其类似,但它无法治愈,整个肠壁广泛炎症、溃烂,严重者无法进食。安倍辞职这一幕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年9月安倍在当首相一年左右后,也是因为这个病而辞职。
??这病有两大「风险因素」:一是年轻,二是富裕。大部分疾病欺凌穷困年老者,这种结肠炎却另辟蹊径——发病者往往年富力强,社会经济阶层也较高。(据说安倍十七岁时就确诊了溃疡性结肠炎)这病最早流行于发达国家,19世纪始于北欧和英国,20世纪初传入美国。在那些国家,最初,这种病的发病率城市高于郊区,较高社会和经济阶层的患病率也比较高,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越来越普遍,不再有这种城乡或是阶级差异。到了20世纪末,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刚富裕少许,这种病也立刻来袭。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中国溃疡性肠炎发病数在过去的10年中增加了24倍。
???此病的致病因素是什么?遗传显然是个因素,但遗传又远远不是全部。亚洲这几年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迅速增长,显然不能归结于亚洲人基因突发大规模变异。更具说服力的例子来自移民研究。南亚本是该病低发区域,但年加拿医院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南亚至加拿大的移民子女的年发病率(60/百万)迅速赶上了当地居民子女的年发病率(72/百万)。更令人意外的是,移民自身抵达加拿大的年龄会大大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移民时越小,发病风险就越高。移民时的年龄每大十岁,患该病的风险就下降近10%。很显然,某些后天因素起了作用。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人类目前也无法治愈的疾病:糖尿病。糖尿病的自然发病率过去远远低于0.2%~1%,但是,现如今,在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它已经上升为6%~25%,骤增几倍乃至几十倍,并且目前还在以极高的速度发展。在生物演化史上,凡属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一定都具备高效率吸收和储存能量的特性。马尔萨斯最早发现生物按照几何级数高度增殖的天赋能力,总是大于它们的实际生存能力或现实生存群量。达尔文后来在《物种起源》一书中也肯定了马尔萨斯的观点。那是什么限制了生物种群数量发展它的繁殖能力?食物,自然界没有可捕获的充足的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生物必须饿着肚子也要投身于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中。所以,一切后衍物种,包括我们人类在内,它们的遗传核质里一定不能缺少一种叫作“高效率能量吸收”DNA基因。这个基因专管把你吃进来的食物全部转化为能量,不浪费一丝一毫。倘若某日吃多了,它还负责把多余的能源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体内或皮下。
???但是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到科技商业文明之后,人们开始处于衣食无忧的能量过剩的境地。它就会转眼变成一个致病因子,它照例要将一切能源都收集无余,不许丝毫浪费,以至于把体内各个细胞全部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众细胞只好奋起抵制,其后果便是能量物质从尿中排出。然而,此刻的机体细胞也已大伤元气,由此造成糖尿病的并发症最终波及全身几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
??人类经历了几百万年的狩猎采集文明和几万年的农业畜牧文明。我们身体的基因都是为了适应这些文明而进化而来。科技商业文明距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就在短短的几百年时间里,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食物来源,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体内的基因还停留在几百万年前,没有什么改变。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溃疡性结肠炎。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肠道应该能免疫耐受肠内的正常菌群。当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随之改变的是我们肠内的菌群,我们的免疫系统是由几百万年进化而来的基因决定,它们就开始变成致病因子了。
??有一种「卫生假说」认为,富国儿童自小就没怎么接触不卫生的环境,从前人们住在脏兮兮的屋里,食物露天放置,好一阵才洗一回澡。如今我们的房子一尘不染,食物放进冰箱,每天早晚洗漱。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导致免疫系统「练兵机会不足」,长大后容易大惊小怪,将无害或低害的抗原也当成大敌过度反应,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于是慢性免疫系统疾病就越来越多发,溃疡性结肠炎也是其中一种。
??人类在进入科技商业文明后,在享受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经济复利增长的同时,必须也要忍受人类自己制造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近视眼,失眠症,癌症等等都是人类社会极速发展后的产物。这些病虽不能根治,但是依靠人类科技开发出了许多缓解的治疗手段。这些治疗手段俨然成了一门很大的生意,医疗医药上巿公司的市值一直在飚升。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美国股市市值排名前十的股票中就有一家是医疗公司:美国强生公司(JNJ)。该公司最近20年股价上涨了近70倍。如果看市值排名前五十的名单,医疗类的公司有9家之多,占到将近20%。数量仅次于科技企业。美国股市的市值实际上反映了目前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科技带来新的资源和财富,并引领新的生活方式,而新的生活方式又带来了新的疾病,于是医疗类公司市值也跟着水涨船高。
??中国目前也正在高科技文明的道路上疾驰,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也将面临各种各样新的疾病的挑战,再加上中国已经开始步入老年社会,在医疗方面的需求将更加巨大。所以在这个行业肯定会有很多tenbagger十倍股出现。让我们紧跟世界运行的规律,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寻找治疗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疾病的医疗公司,在若干年后肯定能获得一份可观的属于自己的财富。
??最后套用《少年》的歌词结束全文。换种生活让自己变得快乐,但我还是从前那个我,每个基因都没有一丝丝改变。
Thomke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jj/29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