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使用方便、实用、安全,医院推行「钢针零容忍」,但留置针的使用也有遭到拒绝的时候,静脉留置针使用前要进行综合评估,临床应用要把握适应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
案例重现
某医院急诊科接诊到一个酒精中毒患者,医生开了醒酒的输液药物,护士阿岚像往常一样,端着治疗盘,去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患者昏睡不醒,时有烦躁。护士阿岚就跟患者家属沟通,说是患者醉酒状态不配合,需要给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
可患者陪护看到护士拿出的留置针,很是不悦:「不就输几瓶液吗?!还用留置针?我们在诊所输液谁用留置针?你们不就是想多收钱吗!我们不用。」
面对这样的病人
护理人员应该怎么办?
一次性输液钢针用于单剂量或短期给药,静脉留置针因为方便、实用、安全,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而被推荐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实际工作中,仍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拒绝使用。
如果患者有必要应用静脉留置针,但患者或家属执意不肯,护士可这样应对「留置针不能忍」:
充分沟通:当班护士或责任护士要提前告知患方留置针的必要性有优势,并耐心讲解一次性钢针的弊端。
风险告知:明确告知患者不使用留置针的风险。如烦躁病人、转运过程中的病人,更有某些药物(高渗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发疱性药物等),使用钢针输液,容易造成不易察觉的药物外渗。若外渗可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
及时上报:护士风险告知后,患者和家属若仍拒绝,当值护士应上报主管医生和护士长,请其协同做患者的工作。若患方执意不从,护士也尽力了。
知情同意:充分告知后,患者仍一意孤行,护士可请患者签拒绝使用留置针的知情告知书。
加强巡视:用一次性钢针输注有风险的高危药物时,或是烦躁患者不配合者,护士要注意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担负监护职责,密切静脉穿刺部位,严防发生药物外渗。
及时应对:若出现不良后果,如静脉炎、渗液,甚至组织肿胀等应立即对症处理,将伤害降低至最轻。
健康教育:值班护士或责任护士在患者治疗期间需反复宣讲钢针的弊端、留置针以及CVC、PICC的好处,让患者及家属有一定的认知,促进留置针的推广,改变其固有的老观念。
静脉治疗操作前,责任护士要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选择合适的
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标准
1.护士应该根据治疗方案、预期治疗时间、血管特性、患者的年龄、合并症、输液治疗史、患者对血管通路装置位置的偏好,以及护理能力和可用资源,选择适宜患者需要的血管通路装置类型。
2.选择最佳血管通路不仅是多学科团队的选择,也是患者及家属之间共同合作的过程。
3.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内腔最少,创伤性最小的导管装置。
4.制定血管通路的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外周静脉的保护。
静脉留置针宜用于哪些情况?
外周静脉留置针是静脉治疗的一种常用工具。选择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应结合预期的输液治疗时间(例如,少于6天)和可用的穿刺部位,考虑输液特性(如刺激、发疱、渗透压)。
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哪些情况不能使用静脉留置针?
对于连续输注发疱剂、肠外营养或输液渗透压大于mOsm/L的药物时,由于有不可检测的外渗风险,不可使用静脉留置针等外周静脉导管。
静脉留置针有哪些并发症,如何处理?
留置针所致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1.静脉炎
出现静脉炎,应拔除PVC,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必要时,应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2.药物渗出与药物外渗
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观察渗出或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关节活动和患肢远端血运情况并记录。
3.导管堵塞
静脉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确认导管堵塞时,应立即拔除。
4.输液反应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并保留原有药液及输液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如何获取丁当?
长按识别,
在对话框回复绑定,即可获得5个丁当
推荐阅读
成为优秀护士,你只差这4点经验的距离
太全面了!20种疾病的护理流程图,全部可下载
49个最新版外科护理幻灯片,看过的护士都收藏了
双路静脉都在输液,护士应该如何采血?
责任编辑:王妍
投稿邮箱:wy.psd
dxy.cn题图:Shutterstock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11.14
2.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年修订版.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盖百霖副作用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ly/2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