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留尼汪岛当地居民和游客在该岛第二大城市圣皮埃尔附近的一处海滩上休闲。新华社记者张川石摄
8月6日,人们得知那片一周前意外“登岛”的残骸确实来自MH370消息后的第一天。法属留尼汪,海岸上依旧浪花翻涌,潮落潮涨。
和世界不少地方一样,小岛的当地报纸不约而同了头版头条。居民们早上读完新闻,心中揣着这样那样的感慨,开始了普通的一天。今天是岛上月初按惯例发工资的日子,领钱的喜悦很快便冲淡了MH370在小岛上的话题浓度。
8月6日,一名留尼汪公司员工在办公室中工作,办公桌上摆放着当地报纸的头版为MH的报道。新华社记者张川石摄
留尼汪是座火山岛,中间地势高且复杂,山地中既耸立着印度洋上最高峰,也分布着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独特沉陷风蚀地貌——“冰斗”,四周零星散落的沿海平地被几个主要城镇占据,一圈环岛公路将它们连接起来,开车三个小时便可绕岛一周。
由于高山对水汽和云层的阻隔,小岛上气候像是婴儿的脸,晴云雾雨时时转变,难以预测,如同在这里看似就快浮出水面的真相,实则依旧不清不明,不知还需花费几时的调查、搜寻,或是科学分析,才能一探究竟。
8月6日,留尼汪岛当地居民和游客在该岛第二大城市圣皮埃尔附近的一处海滩上休闲。新华社记者张川石摄
上午,如记者到这之后的习惯,给几天来已经熟识的法国电视台记者娜塔莎·里奥斯拨个电话,想交换一下彼此的信息和“情报”,却得知她和团队马上启程回巴黎的消息。毕竟,在有进一步科学分析结果可参照前,一周前的那块残骸很可能只是基于一定范围内的“小概率事件”,死守一片海滩、一座小岛换来的消息也许难比如今的“新闻中心”法国本土。
一来,所有残骸以及未来可能发现的疑似残片都会被第一时间运送到位于图卢兹的检测中心进一步检验调查;二来,法国政府早已归口了消息发布渠道,留尼汪当局已不被授权在相关话题上发出任何声音,且“指定”留尼汪旅游局成为接待来留采访媒体的唯一政府部门。
6日,马来西亚当局宣布,马专家近日在留尼汪岛上发现了一些疑似来自飞机的残骸,主要是飞机座位上的垫子和舷窗,并已交由法国方面进行鉴定。然而连日来对海岸上的每一丝风吹草动都反应敏感的当地媒体竟没有一家报过此事,足见马航派往留尼汪工作组行踪之神秘。通过与一位留尼汪民航局内部人士的核实,记者也只得到了马航四人工作组“至少截至5日还在”留尼汪的消息。
下午记者结识一位在留华人,未等自我介绍,对方就问我是否是中国“新华”记者并被旅游局接待过。追问对方缘何料事如神,她笑笑说,因为当地报纸几天前有写过,你们、CNN、BBC、日本的……几乎所有外国记者全都被旅游局用一辆大巴车拉着去采访……
晚餐时偶遇一个深圳来的旅行团,团员告诉记者,他们是发现残骸的第二天从中国出发来这旅游的,因为赶上了这件事,还“特地去发现残骸的海滩转了转”。“来之前,根本没人知道我要去哪旅游,这下子,身边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了,”团员李琼对记者说。
被问及对残骸确定为来自MH370的感受,李琼告诉记者她有点难过:“至少之前,我们都还侥幸希望是不是飞机真去了一个空间,有一天还会突然回来,但现在……”
圣但尼市政府文化遗产专员洛朗·塞耶勒斯坦告诉记者对于这个结果他觉得“很悲伤”,“每个人在这样的灾难面前都很脆弱,但这也许就是命运。”
法国方面6日发声明说,从7日开始法国将在印度洋法属留尼汪岛附近的洋面上部署新的空中和海事力量,以搜寻可能的飞机残骸。根据声明,自7日开始,一个飞行器将在留尼汪岛有关海域上空飞行,此外还将部署徒步巡逻、直升机和船只进行搜寻。
不过记者当天通过多方渠道求证,目前还没有其它国家与留尼汪当局进行过沟通和对接,准备以此为基点展开搜寻。约175公里之外的毛里求斯,当局已经应马方要求部署海空力量,搜寻飞机踪影。
从首府圣但尼驱车沿着海边公路一路南下岛上第二大城市圣皮埃尔,平时一个小时的车程今天由于“工资日”岛上居民纷纷出门去银行造成的堵车而多花了不少时间。沿途的海滩上游客如织,阳光下人们在沙滩上惬意地运动、嬉水、小憩,就像这里什么并没有过什么惊世的发现。
海岸上依旧潮涨潮落,浪花翻涌。大海捎去人们对于MH370乘客的思念和哀伤,也送来了探寻马航之谜的第一块拼图。搜寻即将开始,对真相依旧执着期待,终有一日,水落石出。
新华社记者张川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yidand.com/lnwly/25106.html